「雪龍2」號科學家 與香港學生對談

國家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訪港第三天,「雪龍2」號科學家昨日(10日)在科學館與約250名中學生交流對談,分享極地考察的工作和經歷。
訪港的天文光學研究專家李正陽,是南極科學考察內陸隊隊員。他在對談時說,南極內陸的複雜性及環境的特殊性,實際上對應很多有意思的學科,形容南極是很重要的實驗場。
除了考察工作,學生也對科學家在極地的生活很感興趣。李正陽分享極地生活的點滴和趣事。他指,考察團隊有廚師隨行,而各隊員其實也會協助備餐,笑言在南極吃的東西也很好,惟在嚴寒環境下,蔬菜容易凍壞、較難保存,其中一個保存的方法,就是把蔬菜藏在他們的床下面,更形容蔬菜在極地非常寶貴。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極地研究所)研究員楊惠根則在對談時提及,「雪龍2」號的建造意義重大,意味國家掌握破冰船極地考察的裝備與技術。
有參與活動的中學生認為獲益良多。學生余穎瑜認為,透過是次活動,可更了解科學家的日常工作、生活,以及極地環境;另一學生王鍶鑫則認為極地考察很有意思,也引起她對考察工作和生活的興趣,又指對談使她更了解「雪龍2」號的運作,且對國家有更深入認識。
出席對談的探險家李樂詩對香港學生充滿希望,又認為要培養香港學生,除了考察方面的學識,也應着重心態及專注力。她說,相信很多年輕一代具備天賦,可為未來出一分力。
氣候變化專員黃傳輝就指,「雪龍2」號作為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一般只有有分量的科學家可以登船工作;「雪龍2」號訪港,讓市民有機會登船參觀,實在難能可貴。
他希望藉此機會啟發下一代,讓他們了解科學對生活的影響,同時了解國家在科學探究方面的成就,以及對減緩全球暖化所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