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針女童「停心」事故 調查後確認非隱疾肇禍

剛過5歲生日的女童心悅,早前在仁濟醫院縫合頭部傷口後心臟驟停,目前在瑪嘉烈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仍然危殆。醫管局昨日公布事故最新進展,指心悅的基因測試結果呈陰性,證明未發現女童自身有特別疾病導致事件發生,正全力配合警方調查事故。
仁濟醫院初次就事件會見傳媒時,曾指不排除是女童的先天隱疾引起事故。高拔陞昨日表示,較早前完成了基因檢查,結果顯示均屬陰性,即暫時在臨床檢查上並無發現女童本身有什麼特別病情,導致今次事件發生。警方正循不同方向調查事件,醫管局會全力配合,但現階段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
至於事件是否涉及人為,高拔陞指現時仍處於警方調查階段,不方便評論,涉事的兩名職員已調離臨床工作,暫時未有停職或休假。
高拔陞表示,局方已邀請急症科及兒科專家檢視照顧兒童等相關臨床指引,以提升安全性,現已進入最後階段,屆時會列出數項建議。他舉例指出,包括提醒醫護要特別注意與兒童和家屬的溝通,就治療情況互相配合;同時加強監測兒童病人,特別是臨床指標等方面,以防出現意料之外情況;以及為適當的臨床個案考慮進行麻醉或鎮靜等,「報告整理後會透過不同平台提醒醫管局職員切實執行,以加強系統安全性。」他強調,專家並非只針對今次個案進行檢視,而是為了更新指引,提醒醫管局職員應如何處理兒童病人,以及列明要特別留意的重要事項,但由於每宗個案有不同情況,最終仍需要視乎臨床情況處理。
一直協助家屬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穎欣透露,心悅曾一度出現嚴重水腫及肺炎情況,近日水腫問題稍有改善,正接受不同藥物治療。她批評醫管局至今仍未就事故交代內部調查結果,以及縫針改善指引的具體報告結果,促請醫管局早日交代具體改善措施,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