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稀土需依賴中國精煉加工

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通過與烏克蘭、格陵蘭以至俄羅斯達成協議,來確保美國獲得從智能手機到戰機所需的一切礦產。然而即使特朗普政府通過與烏克蘭討論的礦產開採權交易等協議,為美國公司獲得更多礦產,仍可能不得不將很大一部分礦產運往中國加工,尤其在稀土精煉方面,中國已在全球佔據主導地位。
稀土是一種用於國防系統的礦物,特朗普曾表示這是他與烏克蘭進行交易的關注重點。《華爾街日報》指出,事實上美國已擁有豐富的稀土供應,但卻依賴中國進行精煉,原因是美國已失去大部分加工礦產的能力,而中國已成為全球主要的稀土、鈷、銅和許多其他金屬的精煉國。
報道稱,美國喪失精煉能力並由中國接棒,再次說明美國的「去工業化」進程最終使中國受益。美國幾乎已停止生產貨櫃船、某些藥物成分和部分機床等關鍵產品,而在國外尤其在中國,生產這些產品卻變得愈來愈便宜,效率也愈來愈高。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美國開採全球約12%稀土,僅次於中國。大部分稀土來自加州的豐富礦藏,但美國需要將其約三分之二的稀土出口到中國。中國承擔了全球約85%稀土精煉業務,中國企業將礦石加工成最終產品稀土磁鐵,並將磁鐵出口回美國。此外,美國也將大量銅材運往中國進行加工。
科羅拉多礦業學院佩恩研究所所長巴茲利安說,將礦石加工和提煉成化學品和金屬的所謂「中游環節」,實際上非常關鍵,這一環節現在是由中國主導。據業內人士估計,在中國建設一家精煉廠的成本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在過去數年,中國的主導地位進一步穩固。全球排名前六的鈷精煉企業都是中國企業,據鈷交易公司Darton Commodities的數據,去年中國在全球精煉鈷市場的份額,已從2018年的65%增至83%。在全球最大的鎳礦產國印尼建立大型工廠後,中國企業現在也主導着鎳加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