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如飲鴆止渴

翊君/時事評論員
特朗普政府宣稱的「對等關稅」本質是單邊主義霸凌。白宮公布的名單覆蓋185個國家和地區,連英國、新加坡等傳統盟友也未能幸免。這種「一視同仁」的關稅政策,徹底顛覆了二戰後建立的國際貿易秩序。經濟學家警告,若各國被迫採取反制措施,全球貿易壁壘將如多米諾骨牌般接連倒塌。據報道,美國股市自2月以來已蒸發近5萬億美元市值,這充分說明市場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恐慌。
特朗普的「富有」承諾正在淪為笑柄。專家預測,如此規模的關稅將使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概率飆升至50%。美國企業正為這種短視政策付出慘痛代價:蘋果公司依賴中國製造的iPhone供應鏈,英偉達的芯片生產依賴台灣地區,而新規將取消對中國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直接衝擊Temu、Shein等跨境電商平台。這些企業30%至140%的銷售額依賴美國市場,關稅戰無異於自斷財路。
貿易保護主義的毒瘤正在侵蝕國際合作根基。中國商務部嚴正聲明,美方做法「罔顧多邊貿易談判成果」,是典型的單邊霸凌。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人民將為這些不合理的關稅付出最大代價。」當各國被迫在貿易戰中選邊站隊,國際社會將重回「以鄰為壑」的惡性循環,地緣政治風險將如影隨形。
美國經濟患上的「衰退症」,正是長期推行保護主義的惡果。對非關稅壁壘的抱怨,掩蓋不了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獲得的巨額利潤。數據顯示,美國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年銷售額超過7000億美元,而所謂「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的指責,不過是轉移矛盾的遮羞布。當美國選擇用關稅大棒替代對話協商,其結果只能是逐步喪失全球競爭力。
全球經濟繁榮需要各國通力協作,而非霸權式單邊主義。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伊維拉曾警告,貿易保護主義將使全球GDP損失1.9%。面對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全球性挑戰,各國本應攜手構建開放包容的貿易體系。特朗普政府的短視政策,不僅讓美國消費者面臨通脹加劇,更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深淵。
歷史早已證明,貿易戰沒有贏家。當美國選擇用關稅大棒築起高牆,其結果只能是作繭自縛。說穿了,關稅戰只是一場飲鴆止渴的遊戲,本來已患上「衰退症」的美國,在封閉之中只會逐步喪失競爭力,走向「死亡」。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