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高純石英礦 有望降低對外依賴助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4月10日,中國自然資源部發布《新發現礦種公告》,宣布在河南東秦嶺地區和新疆阿勒泰地區發現多處高純石英礦,與美國高純石英礦相似。這一發現有望打破中國此前高純石英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為半導體、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自然資源部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高純石英礦正式成為中國新礦種,這也是中國第174號礦種。它的出現,將改變此前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助力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據悉,高純石英礦具有耐高溫、耐腐蝕、低熱膨脹性、高絕緣性和透光性等特點,是一種全球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其成礦特性和開採條件獨特,與其他礦產存在顯著差異。這一新礦種是指在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二氧化硅純度不低於99.995%,可以滿足半導體、光伏等高新技術需求的高純石英礦。
目前,全球高純石英礦山主要分布在美國、俄羅斯、挪威和澳洲等國。資料顯示,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斯普魯斯派恩礦山,一度供應了全球90%以上的半導體級高純石英砂。中國曾高度依賴進口的高純石英礦,是真正的「卡脖子」礦產資源。在找礦突破基礎上,174號礦種的設立對這一超級「硅」族的保護開發,對保障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對工業礦業來說,新礦種設立可以有力推動礦產勘探開採、礦業權設立及社會資本投入。例如國務院批准的172號新礦種頁岩氣,推動了中國頁岩氣勘探開採迅速發展;批准天然氣水合物為173號新礦種,有力推動了國家對這一新型能源的勘探開發。
自然資源部還介紹,中國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除了此次確立的新礦種高純石英礦,在金屬礦產方面,銅、鋁、鐵等大宗礦產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將有效緩解資源短缺的壓力,降低對進口礦產的依賴,為製造強國戰略提供了堅實的資源支撐。與此同時,鋰、鋯、鉿、氦氣、稀土等戰略新興礦產勘查也取得重大突破,在海南、廣西等地,新增鋯資源量8.5萬噸、鉿超千噸,為中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供了有力資源保障。在能源礦產方面,常規油氣和鈾礦勘查也不斷取得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