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下月訪中東 攜手內企開拓市場 續用好國際化優勢

面對美國濫施關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宣布將從七方面加大力量鞏固香港優勢,包括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將區域內的貿易做大,以抵消對美國貿易的減少等方面。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昨日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透露,李家超下月將出訪中東,與內地企業一同開拓新市場。他強調,在目前國際地緣政治環境緊張情況下,特區政府會更加積極地拓展海外市場,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為香港的企業及專業服務開拓「一帶一路」商機,又透露未來因應地緣政治及北美3個經貿辦的動向,重新調配各駐外經貿辦涵蓋的國家或地區的範圍和職責。
丘應樺在財委會發言時簡介了特區政府商經局在本財政年度四方面的工作重點,一是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二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工作;三是發展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四是增強香港經濟發展動能。
「香港至今已簽訂9份自由貿易協定,涉及21個經濟體,包括去年與秘魯簽訂的自貿協定,另外與33個經濟體簽訂了24份投資協定。我們會繼續積極推展這方面的工作,包括與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國、埃及和秘魯探討簽訂投資協定。」丘應樺表示,海外市場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帶來衝擊、美國對香港產品不合理地實施關稅等帶來不少挑戰和不明朗因素,特區政府正積極透過多元化措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有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我們會繼續抓緊機遇,透過『立足本地、聯動灣區、拓展國際』的策略,加大力度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在複雜多變的全球貿易格局下,力求化危為機,以推動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持續發展。」丘應樺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員保持緊密聯繫,利用不同平台及場合進行游說,爭取盡快加入RCEP。
美國不但濫施關稅,個別政客更叫囂要取消香港駐美經貿辦有關待遇甚至將之關閉,有立法會議員在會上關注到香港如何深化國際交往,拓展與開拓全球不同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丘應樺在回應時表示,特區政府除了會一直做有關工作,更不會獨自在做,而是會聯同內地的省、市政府作很強的配合,一起「併船出海」。
丘應樺表示,香港近年與內地省市「併船出海」,去了很多國家開拓商機,東盟市場方面,行政長官之前帶團去了老撾、越南和柬埔寨,他自己也已出訪東盟十國中的七國以及美國三藩市灣區探討協作,而商經局轄下的「一帶一路」辦公室最近亦與內地一同「併船出海」,出訪了匈牙利、哈薩克斯坦等國。
他強調,特區政府會在地緣政治環境緊張情況下更加積極地拓展海外市場,包括特首李家超下月將率團出訪中東,與內地企業一同開拓新市場。
「特區政府會積極聯通世界,包括去年與秘魯簽訂《自貿協定》 ,和巴林的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已於上月生效等,都已展示出特區政府希望將香港的經貿網絡推廣至拉丁美洲、北非的國家和地區。」丘應樺說,特區政府在配合國家在二十屆三中全會給予香港的「三中心、一高地」發展定位,以及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方面正進行一系列工作,並作出更大的努力。
就駐美經貿辦的問題,丘應樺表示:「我們會密切留意事情進展,其實我們亦作了最壞打算,如果真的有發生,會如何調配資源和應對……在商經局整體策略來說,我們會有一個重新考慮,重新將經貿辦負責的國家或地區重新設置,稍後我們會有建議給予政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