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促進局成立「出海服務中心」 助港企內企突圍

美國向全球發動關稅戰,高築貿易壁壘,香港生產力局昨日成立「The Cradle出海服務中心」,善用香港自由港、自由貿易及國際化的優勢,協助港企及內地企業突圍。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昨日(11日)在致辭時指,相信「出海中心」能夠促進更多海內外創科資源互聯互通,加速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發展。香港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汲取內地先進技術和經驗,積極構建本地的創科產業體系,並且在協助內地企業走向國際的同時,進一步強化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孫東表示,「出海」是很多內地企業的重要發展策略。香港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樞紐,在新一輪科技浪潮和產業變革下,香港亦正在加速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積極引進及培育創科企業,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加上「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香港自然成為許多企業「出海」的理想平台。過去有許多從香港「出海」的成功例子,成績有目共睹,比如來自北京的馭勢科技,通過在香港多年的深耕細作,終於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很多人用16個字來形容它:「北京基因、香港血統、中國標準、世界產品」。
他指出,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政經環境中,香港憑借其高度國際化的獨特優勢更能夠體現其「出海」平台的價值。香港一直是全球最開放的經濟體,在基本法下,香港保持自由港地位,奉行自由貿易政策,再加上香港多年來累積的豐富的國際營商渠道和高水平的專業服務和管理人才,這些都為企業「出海」、揚帆海外提供有力支撐。在此大背景下,香港可為內地企業提供信任可靠的環境以適應海外市場的「水溫」,汲取經驗。另外,香港應採取必要措施為這些企業在港建立出海基地降低成本,協助他們以香港作為出海中心,實現國際化發展。
「出海服務中心」設於九龍塘生產力大樓,生產力局將聯合中關村京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中心、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助力企業拓展全球市場。「出海服務中心」為本港及內地科創企業提供一站式專業支援,涵蓋國際技術標準對接、產品本地化與國際化技術支援、知識產權管理及保護、海外法規等核心領域,助力更多本港及內地企業成功出海。新成立的「出海服務中心」將展示三大科創公司的初期成功出海案例,包括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同一場合的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美國最近對中國在貿易上的某些不合理行為,他非常反對並且遺憾。他相信,對於在香港的製造商或是貿易商來說,只要他們有開展美國的業務,都會面臨新的挑戰。不過,特區政府現已提出各項支持企業發展的措施,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也出台方案支持供應鏈和資金鏈,許多公司亦已逐步向其他國家轉移生產或擴展業務,相信可以減輕部分衝擊。
他續指:「我們要向前看,關注國家和香港的工業發展,透過創新科技賦能工業,強化產業鏈和產品競爭力,以吸引國際市場的需求。」香港的出口商需在短期內審視產業布局及與客戶的關係。事實上,過去十年,生產力局已在大灣區完成逾1,400個智能化項目,並推動「9+3+1發展計劃」設立服務基地與研發中心,支援中小企高質量出海。在「全球南方」經濟體迅速崛起下,期望通過「出海服務中心」聯同各界合作,共同創建及壯大香港及內地企業出海的生態圈。
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王德保表示,「出海服務中心」依託生產力局的國際化平台優勢,可以提供企業從技術驗證到海外落地的全鏈條支撐,將成為企業出海的重要橋樑。大灣區國創中心將積極深化與各大創新樞紐的協作,協助內地企業突破國際市場的技術壁壘與挑戰,加速新質生產力成果的高質量發展與全球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