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築牢港青愛國根基

羅展恒/清華大學歷史系碩士、時事評論員
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在內地設立的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日正式落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以豐富的文物史料和詳實的歷史記錄,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歷程,生動詮釋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在這裡設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猶如為港澳青少年搭建了一座連接歷史與現實、國家與個人的橋樑。
長期以來,港澳地區由於歷史原因,部分青少年在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方面存在一定缺失。而正確的歷史價值觀、民族認同感,正是港澳教育中亟待加強的一環。此次基地的設立,針對性地彌補了這一短板。通過實地參觀,港澳青少年能夠親身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了解無數先烈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犧牲的感人事跡。這不再是書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真實可感的歷史場景,能讓青少年深刻認識到國家的苦難與輝煌,從而激發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強化家國情懷,對青少年築牢愛國根基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對於港澳地區而言,這一基地的設立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發展。它不僅為港澳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學習歷史、感悟愛國的優質平台,更有助於增強他們投身「一國兩制」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港澳青少年深刻理解了國家的偉大和「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他們就能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和澳門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所謂「讀萬卷不如行萬里路」,這種實地體驗能做到實地研學與民心交融之效,是傳統課堂教育難以比擬的。它能讓港澳青少年明白,國家的發展與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連,只有國家富強,才有個人的安寧幸福。這種認識將促使他們更加主動地去認識國家、了解國家,進而提升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港澳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港澳的希望。在國家首都──北京
設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港澳青少年在歷史長河中汲取力量,不再是流於紙上教育,對築牢愛國根基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少年帶着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