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名任建峰 法律界清「獨」護港

翊君/時事評論員

2025年8月15日,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宣布,律師紀律審裁組裁定對任建峰的申訴屬實,其不當行為重大且嚴重,將其從律師登記冊上除名。這一裁決不僅肅清了法律界的害群之馬,更拆穿了「港獨」分子長期以來假借專業身份煽動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虛偽假象。
任建峰身為律師,本應恪守法律職業道德,維護法律尊嚴與公正。然而,他卻背道而馳,於2023年5月11日通過視像連線出席美國國會的聽證會,在會上公然以香港律師身份,請求美國政府對參與國家安全及政治相關案件的香港法官和檢控官實施「制裁」。這一行為,嚴重違背了律師的職業操守,與律師身份格格不入,更觸犯了普通法,極大地損害了其個人誠信、信譽以及整個律師行業的聲譽。
律師作為法律的專業踐行者,肩負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使命。他們的言行舉止,不僅代表着個人形象,更關乎整個法律職業群體的公信力。任建峰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對這一神聖使命的公然踐踏,是對法律尊嚴的肆意褻瀆。將其從律師登記冊上除名,是對其不當行為的嚴厲懲處,也是維護法律職業純潔性和權威性的必然要求。
從更宏觀的層面來看,任建峰事件並非孤立存在。長期以來,一些「港獨」分子妄圖通過各種手段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危害國家安全。他們常常借著自身專業人士、學者等身份,利用其所謂的「專業身份」和「社會影響力」,在公開場合發表分裂國家的言論,煽動民眾對抗政府,妄圖製造社會混亂,更將違法行為說成「合理化」,最離譜莫過於「違法達義」這樣的歪論。任建峰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藉助律師的身份,在國際場合上為「港獨」勢力張目,為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提供藉口,其行為性質極其惡劣。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平正義的基石。在法治社會,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任建峰的除名,是對法治精神的堅決捍衛,也為其他法律從業者敲響了警鐘。它提醒着每一位法律人,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業使命和社會責任,堅守法律底線,不得利用職業便利從事任何違法犯罪活動。同時,這一事件也讓廣大民眾看清了「港獨」分子的真實面目。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不過是破壞香港繁榮穩定、謀取個人私利的幌子。在法律和正義面前,「港獨」分子的種種醜惡行徑終將無所遁形。
今次任建峰被除名,是香港法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是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穩定的關鍵舉措。在法律的威嚴下,香港的法律界將更加風清氣正,「港獨」分子的陰謀詭計也必將徹底破產。因為任何企圖破壞國家統一、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嚴懲,無論其身份如何偽裝,都無法逃脫法律的制裁。
(本文不代表《今日正言》立場。如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