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來勢兇 直逼「天鴿」「山竹」

隨着熱帶氣旋「米娜」遠離香港,香港天文台昨日上午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惟另一更具威脅的颱風「樺加沙」接踵而至。香港天文台昨日指,「樺加沙」已增強為強颱風,並有可能以超強颱風的強度逐步靠近廣東沿岸,令香港天氣轉壞,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或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沿岸市民須做好防水浸準備。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特區政府會部署應對,適時會發放訊息。
香港昨日受「米娜」殘餘相關的驟雨影響,全日有天雨,未來天氣情況將更趨惡劣。香港天文台表示,「樺加沙」已增強為強颱風,於昨晚8時集結在馬尼拉東北偏東約870公里,預料以時速約15公里向西北偏西移動,移向呂宋海峽一帶並繼續增強,本周初進入南海北部,並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屆時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05公里,而周三(24日)將最接近香港,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風力達11級,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顯著風暴潮。
天文台科學主任林沁宜昨日指,預測「樺加沙」風力較強勁,中心氣壓偏低,預料其靠近廣東沿岸時會帶來顯著風暴潮,若以超強颱風強度在香港以南近距離掠過,且配合天文潮最高時間,沿岸水位會升得較高,據現時評估,屆時水位高度有可能與「天鴿」及「山竹」吹襲時相若。
氣象專家、澳門天氣公司「知天Knoweather」創辦人崔傳忠在社交平台發帖指,衛星雲圖顯示「樺加沙」環流極廣闊,範圍足以覆蓋整個南海,並已發展出風眼,最新預報顯示其將於周三上午天文漲潮期間在港澳地區以南約100公里處掠過,並於珠江口以西至廣東西部登陸。根據潮汐預報,周三上午11時將迎來潮位高峰,高於海圖基準面約2.4米,而「樺加沙」強度高、環流廣闊,推動海水向岸邊堆積的效應強烈,若配合偏東或偏南風影響,風暴潮風險將大幅增加,尤其當高潮與颱風巔峰時刻重疊,沿岸低窪地區將面臨嚴重水浸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