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全球禁華為晶片 中方警告協助執行即違《反外國制裁法》

在中美日內瓦聲明達成不到一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近日發布新規,企圖在全球禁用中國先進計算晶片,包括特定的華為昇騰晶片。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1日回應指出,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和保護主義做法,嚴重損害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剝奪其他國家發展先進計算晶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美方措施,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法規,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發言人說,中方認為,美方濫用出口管制,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危害中國發展利益。

發言人指出,中方強調,美方措施涉嫌構成對中國企業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美方措施,將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法規,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發言人表示,創新發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遵守國際經貿規則,尊重其他國家科技發展權利。中方支持全球企業按照市場原則,深入開展科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推動科技創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中方密切關注美方措施執行情況,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美國商務部網站日前發布的AI晶片出口管制指南新聞稿相關表述,宣布全球範圍內使用華為昇騰910B/C/D等AI晶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該政策通過《通用禁令10》(GP10)將華為昇騰系列列入黑名單,並廢除此前相對緩和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標誌着美國對華晶片戰進入「全面圍剿」階段。美方聲稱此舉是為「防止技術落入敵手」,卻始終未能提供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的證據。

中方的反應迅速而堅定,商務部與外交部分別發聲,指責美方的行為是「單邊霸凌」,並威脅將採取措施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面對中國的強烈抗議和國際輿論的壓力,24小時後,美國商務部就將「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華為昇騰晶片均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規」調整為「警告業界使用中國先進計算機晶片,包括特定華為昇騰晶片的風險」。

2025年5月,IDC(國際數據公司)發布的2024年中國GPU(圖形處理器)市場數據引發科技圈震動。數據顯示,在AI晶片這片激烈競爭的戰場上,英偉達的銷量佔比降至70%,而以華為昇騰為首的國產晶片陣營,銷量佔比飆升至28%。

據報道,昇騰晶片的推出,標誌着華為在AI晶片領域的重大突破。昇騰晶片不僅在性能上不斷提升,能夠滿足內地眾多AI應用場景的需求,更在生態建設上積極布局。華為與內地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合作,構建基於昇騰晶片的AI生態系統,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加入。同時,華為在5G、雲計算等領域的優勢,也為昇騰晶片的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智慧城市、智能製造、自動駕駛等領域,昇騰晶片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